厭氧消化池
對于高濃度有機廢水及污泥,不宜直接采用好氧生物法處理,而用厭氧消化法預處理。在厭氧條件下,由兼性菌和厭氧菌分解有機物,產物主要是甲烷,可燃燒。副產物有硫化氫、臭氣大,有硫化鐵、呈黑色。廢水停留時間長,設備容積要求大。
主要構筑物是厭氧消化池。
厭氧消化池特點:
密閉、無氧,廢水經貯存槽入池,在一定反應溫度下,厭氧消化,所產甲烷由頂部集氣罩輸出,作燃料或化工原料。進出料呈間歇性,貯存氣設備既平衡產氣和用氣,也平衡池內壓力,防止出料時形成負壓吸入空氣,從而破壞無氧環境。
厭氧消化池原理
在微生物作用下通過液化、酸性發酵和堿性發酵三個階段后產生沼氣的過程。
優點:
適于高濃度廢水和好氧難降解的有機廢水。(好氧:中、低濃度)能耗低:為ASP的1/10 。
負荷高:好氧2—4KgBOD/M3·d,厭氧2—10,可高達50。剩余污泥少:易濃縮、易脫水,污泥量為ASP的5%—20%。 N、P需要少:好氧BOD:N:P為100:5:1,厭氧100:2.5:0.5,
對N、P缺乏的工業廢水需投加的營養鹽少。有一定殺菌作用(廢水、污泥中的寄生蟲卵、細菌、病毒等)。生產靈活、適應性強:可季節性、間歇性運轉?僧a生有價值的副產物:如沼氣。
缺點:
厭氧微生物生長繁殖慢,設備啟動、處理時間長。出水水質達不到排放標準,需進一步好氧處理。操作控制因素比較復雜。 |